第72章 雷霆-《陛下每天都在作死[穿书]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霍砚的寓所,  只得一张床,  谢臻躺倒下去,不一会儿鼾声渐起。霍砚见他一个人,睡得香甜自在,  十分不忿,  恨不得把他,  踢下床去。

    可又心念一转,谢臻跋涉山路前来看他,  可谓情深义重,  如此又在心里,饶过了他。

    第二天鸡叫头遍,谢臻就醒了,他如今作息,  和一般田间农夫,并无二致,  简单的农活,  也十分上手,  霍砚听他说的,  在街头支个摊子,做些小买卖,  恐怕也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知民情,  晓民意。一路上,谢臻侃侃而谈。

    他和京里那些人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当年的同科,一起留在京中的,  不是想着如何逢迎上司,揣摩心意就是聚在一块发牢骚,慨叹怀才不遇。

    按说大家过得,都比谢臻光鲜不少,可没有一个人,像他这么生机勃勃,仿佛每时每刻,都有无穷的新鲜意趣。

    霍清池仔细一想,谢臻倒是比他这些年见到的人,都要有意思得多。

    *

    隆嘉十七年,曹丰上折子来说,船坞已经建造完毕,造船用的钢铁原料,也取得了一些进展。这边到了三十多个全国顶尖的造船工匠,可能不久就有好消息,请皇帝静候佳音。

    事实上,只有朱凌锶一个人见过钢铁制造的大船,他有心给曹丰一些提示,可话到嘴边,又说不出个具体来,毕竟不是他的专业。要是胡乱指导,歪了方向,反而不好,于是啥也没说。

    其他人见了这个,未免有些风言风语。言官里面,觉得曹丰是画了个大饼,假装立项,套取国家经费,到时候就说做不出来,一点责任都没有,平白得了大笔银子。持这种意见的,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这回又是李显达出来说话,“我认识他爹,当年造大炮的时候,把自己的手指和腿头炸断了,这样干事的人,没有歪心思。”

    他这一番背书,虽让议论之声,小了一些,却仍然不能平止。

    朱凌锶想,创业之难,可见一斑,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难题,还得应付各种各样的猜测揣度。技术型人才往往不通人际,被人怀疑了,难免心灰意冷。曹丰有公主罩着,尚且如此,要是其他没倚仗的人,恐怕更加举步维艰。

    谢靖沉思良久,“皇上,不如咱们让人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皇帝一听,茅塞顿开,对呀,怎么就没想到,派个工作组去视察一下进展状况呢。

    于是皇帝把自己的意思,和工作组的目的,跟黄燮说了,由他指定人选,前去福建视察。

    黄燮选了工部的一位侍郎带队,吏部、户部、刑部各自派员,一行人即日前赴闽东。户部主要查看造船厂的账目,吏部负责监督造船过程中,有无官员违反了朝廷法度,刑部则替他们压阵。

    这一趟足足走了三个月,回来之后,工作组形成报告,上报皇帝,又通过邸报的形式,下发朝中各大衙门。

    奏折上说,闽东铸造所的船厂,一应管理,俱是按照工部的规矩行事,并无差错。皇上给的银子,一分一毫都记得十分清楚。朱凌锶颔首,他知道朱辛月心高气傲,绝不会在这方面落人话柄。

    去了福建的人中,尤以工部侍郎贺天祚最为兴奋,他是进士出身,在工部多年,对各行业生产技术都有颇多心得。此次是第一次到闽东铸造所,本以为不过尔尔,没想到竟大开眼界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