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文华-《陛下每天都在作死[穿书]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张洮致仕,  首辅的位子落到了何烨身上,  内阁又补了周斟,他在礼部多年,还管着国子监,  是天下文人领袖,  颇具人望。

    虽然罗维敏在谢靖之前入阁,  但其实除首辅之外,众人皆隐隐以谢靖为尊。他如今才三十六岁,  恐怕过不了几年,  便要坐实了这天下第二人的名头。

    只是近来内阁中人、其实也就他们几个,具体来说就是周斟,明显感觉到何烨对谢靖的冷淡。

    倒也说不上是看他不爽、要给他穿小鞋那种做法,只是原本何烨虽话少,  却把谢靖看得很重,户部的事,  朝中的事,  天下的事,  全都来和谢靖商量,  如今却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。

    虽然还是事事,都要问到谢靖的意见,  但是以首辅的派头发问,  和以老师的姿态询问,又是不同。

    周斟瞅着空就问他,“你叫何老生气了?”

    谢靖见他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,  嗤笑一声,懒得理他,周斟又追在后面喊,“听说你最近在皇上面前,很得青眼……”

    谢靖脚步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你都听说什么了?”

    群臣物议,肯定是拦不住的,只是在传到皇帝耳中之前,他得有个心理准备。

    周斟想着自己听到的那些,真要一一道来,着实有些辱人听闻。他晃晃脑袋,“还不就是那些,说你留宿宫掖,架子大得很,不把皇上放在眼里。”

    谢靖说,“只是如此吗?”

    周斟默默撇开了脸。

    话说这僭越的罪名,可大可小。昔时有权宦在皇帝上朝时,站在御座旁边,百官伏拜也不避让,和皇帝一起受礼。还有人奉旨代祭,却大摇大摆,独行御道。

    这种忘乎所以行径,在守礼的人看来,自然是罪不可赦,可要是皇帝不在意,旁人也奈何不得。

    所以说谢靖“架子大”,无非就是,“宫中也是你想睡就能睡下的地方么”?在内廷来去自如,任性托大,虽然说出来好像一座山压下来,却比周斟没说出来的,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谢靖自然也猜到了,左右不过两个字,

    “佞幸。”

    这两个字,周斟说不出口,他主持学政多年,又是谢靖的同科好友,没人比他更懂得,这个词对一个读书人,杀伤力有多大。

    尤其是谢靖这样一个才华、见识、眼界和胆量一样都不缺的人,一旦扣上这个帽子,就等于把他的所有优点和努力,全都一笔勾销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还要进行人格上的侮蔑,不走正道,以谄谀见宠于上,巧言令色,以色侍人,要多低级,就有多低级。古往今来的读书人,对这个词都是深恶痛绝。

    再者,皇帝是不会错的,错的只是佞臣,史家笔法里,自然要被重重记上一笔,这身后名也不会光彩。千百年后,还要被人拿来说笑叱骂。

    周斟知道,问题很严重,可他堵不住别人的嘴。再说谢靖一日三餐去宫里报到,他就是有心替他开脱,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。

    “子知……”

    谢靖起了个头,却不知从而说起。

    他定了心意,自然不会悔改。可是心里,渐渐觉出对亲近之人,都要有个交代。

    这样惊世骇俗的情意,说出来就是罪名,他犯了罪,亲友问起,不能装作无辜。

    是以何烨问时,他没有一丝一毫,想要隐瞒的意思。

    失望是自然,若要疏远,甚至绝交,也不是想不到。哪个清白之身,愿意和罪人有牵扯?
    第(1/3)页